游客
题文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 1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3.0 L 0.1 mol·L-1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溶液增重8.8 g时,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B.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pH=7:c(Na)>c(CH3COO)>c(Cl)=c(CH3COOH)>c(H)=c(OH)
C.常温下,pH=6的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9.9×10-7 mol·L-1
D.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2c(HCO3-)+2c(H2CO3)+2c(CO32-)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容积
1L
1L
2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
起始量
1molA
2molB
1molA
2molB
4molA
8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7.2
C.前10min甲、乙、丙三个容器中A的反应速率:v(A)=v(A)<v(A)
D.平衡时A的质量m:m<m<m

向FeI2溶液中滴加适量氯水,将反应后溶液分3份,甲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乙试
管滴加KSCN溶液,丙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试管溶液呈蓝色,则乙试管溶液一定呈血红色
B.若甲试管溶液呈蓝色,则乙试管溶液可能无明显现象
C.乙试管溶液呈血红色,则甲试管溶液不可能呈蓝色
D.甲试管溶液呈蓝色,丙试管中紫红色褪去,说明滴加氯水后的溶液中一定

存在Fe3+和Fe2+

向含溶质0.2mol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1000mL K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7.8g ,则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A.0.3mol/L B.0.7mol/L C.0.8 mol/L D.1.5mol/L

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A.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