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要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A~D中选出④到⑤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5)⑦是⑥生出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__________最相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来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______________。
(6)用这种方法生产药物与工厂化生产药物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⑦和某些转基因羊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药物,这类的转基因动物被称为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问题:
(1)DNA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mol/L的NaCl溶液中的最低;鉴定DNA所用的试剂是,沸水浴加热呈色;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红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
(2)PCR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引物,它的化学本质是。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50℃左右时,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72℃左右时延伸,Taq 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DNA新链沿着方向延伸。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前者的原理是,后者的原理是,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 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 - 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 _________,1L - 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_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_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______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一①是[H],③是。
(2)在图二丙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
(3)除了有氧呼吸外,该植物体细胞中还可能存在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是。
(4)图一中⑥代表的物质是。
(5)图三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
①B点表示。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6)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 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30℃时真正光合速率为mg/h
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如图中I、II、III曲线所示,请据图回答:
(1) 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 曲线III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宜采取______________保护的措施。
(2) 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生物进化;一旦种群间出现______________,说明新物种形成。
(3)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处于T2到T3阶段、且其他条件不变时,则前一营级的能量会______________;处于同一一营养级不同物种之间属于______________关系。
(4) 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的功能。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 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 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 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2) 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的假设成立, 则理论上, 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请用下面方框中画出遗传图解并写出计算过程。)
(3) 由题干, 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 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 除了这两种假设外, 这样的假设还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