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要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A~D中选出④到⑤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5)⑦是⑥生出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__________最相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来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______________。
(6)用这种方法生产药物与工厂化生产药物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⑦和某些转基因羊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药物,这类的转基因动物被称为________。
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通过_____过程发育为完整植株。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直接将①______通过途径(②或 ③)再经过细胞分裂即可获得大量细胞进而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_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单倍体育种等育种过程中。
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才能观察到。此图中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标号)。
(2)水稻叶的叶肉细胞与该动物细胞相比,除了无图中的13而有细胞壁和液泡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在该结构的囊状薄膜上,所完成的能量转换的表达式是。
(3)若该细胞是胰岛B细胞,用含3H—胸苷(合成DNA的原料)和15N—氨基酸的营养液处理该种细胞(其他条件满足)。半小时后,洗去细胞表面的浮液,利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连续检测细胞结构12、11、3和细胞核是否具有放射性,结果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是。
(4)1、3、7、8、9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5)若从该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通过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检测。
②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
③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 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用分数表示)。
(4)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 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某种鸟(雄性ZZ,雌性ZW)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色;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都表现为白羽。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B和b基因位于(“常”或“Z”)染色体上。D和d基因位于(“常”或“Z”)染色体上。
(2)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的雄鸟中纯合子占,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实验二的F1基因型为、。
(4)若要根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可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合适的F1栗羽鸟作为(父本/母本)与亲本黄羽鸟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