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李普曼在其《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过程。”这说明
A.生产经验的积累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 B.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 |
C.工业革命主要是生产方法的革命 | D.科技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 |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办法是( )
A.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 B.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C.规定工人的基本权利 |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下列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
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所列,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
一、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
1.电视辩论: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法国、德国、英国的大选也先后举行电视辩论。 2.电视广告。
二、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互联网
1.官方(个人)网站/电子邮件 2.在线视频。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
C.影视艺术的发展 | D.电视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