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珍妮纺纱机 早期机车 早期汽车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
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
D.两汉时期纸是唯一的书写材料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提倡以人为本 |
B.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
C.挑战权威,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
D.提倡理性,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信仰得救”说 |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