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纸报道:“……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报纸中报道的政权( )
| A.是第一次反帝斗争的胜利 | B.改变了亚洲地区版图格局 |
| C.拉开国共产两党合作的序幕 | D.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诞生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
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毁/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C.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 D.青岛问题得以解决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从唐代开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官员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某地称自己籍贯为“越人”,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三省六部 |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
| A.客观表述 | B.客观记载 |
| C.客观评论 | D.主观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