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提安生活在雅典城邦,去参加公民大会。他带了妻子、奴隶和邻居未成年的孩子,谁可以入会
A.克里斯提安 | B.妻子 | C.奴隶 | D.邻居未成年的孩子 |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的是
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 |
B.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
C.指责皇帝“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 |
D.主张“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良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黄宗羲 | D.孙中山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 |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李贽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集注》 |
C.李贽的《焚书》《藏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