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用硝土和草木灰制出KNO3后,再与硫和木炭混合制造了大量土地雷,炸得日本鬼子魂飞魄散.
    (1)硝土的主要成分是NaNO3,和Ca(NO3) 2等,将其加水溶解除去不溶物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aCO3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CaCO3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最后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从滤液
中得到其中一种晶体.据此判断:
甲、乙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见上图)较准确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__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叫纯净物。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L。

请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食盐等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典型例题)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 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N2,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②……

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铁架台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剂,其作用是 ______
(2)分析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根据(2)推测的原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
(4)你还能写出实验室用到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吗?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