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或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A.营养 B.激素 C.光照 D.pH)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2n=56)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家蚕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_____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的过程中,F1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此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雄蚕由于吐丝多、丝质好,更受蚕农青睐。在生产中可以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4分)。
(4)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茧基因(G)与白色蚕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现有一杂交组合:,F1中结天然绿色蚕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蚕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植物A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2为25℃时,B植物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___(用a、b、c、d表示)点。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____个单位CO2
(2)对于B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 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
(3)要测定植物A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_________条件下,同时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则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同时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的数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植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元素__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中。
(5)用大小相似的植物A的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只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则二氧化碳固定量最多的是第 __________组叶片,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___________mg。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与a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与b表示)。研究表明:含XB或X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得F1(亲本是通过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F1的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_________。
(2)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_________植株,基因型共有4种,比例是_________。
(3)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F2,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是某家族中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DNA分子结构分析,发现乙病基因与其相对应的正常基因相比,乙病基因缺失了某限制酶的切点。图2表示甲、乙、丙3人的乙病基因或相对应正常基因的核酸分子杂交诊断结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若Ⅱ7和Ⅱ8再生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对Ⅱ3和Ⅲ13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Ⅱ3电泳结果与图2中甲相同,Ⅲ13电泳结果与图2中乙相同,则由此可以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若Ⅱ8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其电泳结果与乙相同。则Ⅲ9和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其中的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 等特点。

图甲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乙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3)图乙中细胞c1的名称是。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若细胞e1和e2的基因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