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 A.甲、丙、丁 | B.乙、丙 | C.甲、乙、丁 | D.丙、丁 |
从内容上看,以下两个文件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

| A.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 B.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 |
|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 B.永安建制 | C.定都天京 | D.颁布纲领 |
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划定使馆界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 A.②③①④ | B.①③④②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④③ |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主要体现是
|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