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根据图1回答:
(1)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 ____,B_____ _____ ,C____________;
(2)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2回答: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
(4)2005年以来,淮安、无锡等地发生重大液氯泄漏事故。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请填写序号 )。
① 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或地铁转移
② 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③ 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④ 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新开挖的坑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实验室用2.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 mol/L NaCl溶液mL。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 __________________。20g NaOH固体溶解 后配制成100mL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为,取出10mL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在配制过程中,其它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中,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有(填代号): ①
②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 水
③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现要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氯气,并防止剩余氯气逸出污染空气。现有下列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
(1)写出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氧化锰转变为氯化锰】;
(2)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A接,接,接G, H接D。
(3)气体尾气吸收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装置中:a.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b.浓硫酸的作用是;
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必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甲方案】如下图所示,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1)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气瓶C中的溶液还可以用其他试剂代替,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你认为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若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某实验小组同学测得的SO2含量总是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实验装置、测量仪器、药品和实验操作程序均合理)
【乙方案】:实验步骤如下面流程图所示:
(4)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判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若通过的尾气体积为33.6L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最终所得固体质量为0.233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 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