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有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
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 B.社会现实 |
C.人与社会和谐 | D.人的生命 |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你对“第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理解是()
A.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B.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改革开放后已成为世界大国 |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键在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补性 |
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 |
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 |
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