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C.改变了经营方式 |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观察下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作出的准确判断是()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 D.《英雄交响曲》问世 |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
下列关于近代各国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商业超过工业;外贸超过内贸 |
B.德国:政变频发导致工业化进程曲折 |
C.埃及:政府推动;伴随对外军事侵略 |
D.俄国:国家完成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到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农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已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 |
下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右侧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制定“实业计划”③进行国共合作④发动北伐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