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东部350N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回答各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 A.①<③ | B.①<② |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是因为甲坡的( )
| A.日照较少,辐射收入少 |
| B.蒸发较大,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
C.气温较 高,且日变化大 |
| D.降水较多,水土保持较好 |
若乙坡植物受破坏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 C.开荒种小麦 | D.营造混交林 |
茶树广泛分布的地区陆地自然带类型主要是( )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该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问题。
甲图中地貌可能是
| A.山谷 | B.山脊 | C.鞍部 | D.山峰 |
①地比②地
|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 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A.100°W,40°N | B.100°E,50°N |
| C.100°E,40°N | D.100°W,50°N |
某人从赤道以北6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西 |
| C.出发点东北 | D.出发点以东 |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A.东北方 |
| B.东南方 |
| C.西北方 |
| D.西南方 |
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0.11万km2 |
| B.1.1万km2 |
| C.11万km2 |
| D.110万k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