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 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分析说明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校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甲方: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
乙方: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媒,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读读报刊,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1)请你根据《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观点,对甲乙的观点加以评析。(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政府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所产生有负面影响。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大河报深入我省各地开展了“寻访多彩民俗ž体验别样新年”的专题采访活动。
俗话说:“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中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有着各不相同、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风民俗,过年的风俗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安阳的吕村战鼓舞、驻马店的给车贴全联、漯河的剪纸过年、信阳的过年唱灶戏祭灶、开封的麒麟舞、三门峡地坑院里过大年……这些习俗积淀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在浸润一方百姓心灵的同时,也演绎着古老中原的文化魅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是如何体现的?(10分)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的地位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8分)

材料一:2009年9月21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建议,以欧洲联盟为模式,合力构建东亚共同体;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上海会见了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杨洁篪表示,中方将继续以开放的态度同各方一道推进东亚合作。冈田克也表示,日中两国相互需要。在当前亚洲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日中两国有必要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战略互惠关系,共同建设日中关系的未来。
材料二:2009年7月5日,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起典型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事件。这起事件受到了“疆独”分子和西方反华势力的干扰。日本政府允许疆独分子热比娅到访,为其在日本歪曲真相、分裂中国提供了方便。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许多国家纷纷表态支持中国的立场。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所持态度的依据。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依据。(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