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有报道称,.南开大学有意在2011年增设1个本科专业,名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旨在为社会培养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低碳经济等领域的急需人才。据悉,教学计划涉及的主要专业实验均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现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再生资源工程实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实验和低碳化与节能实验等。所以,也有人将这个专业称作“低碳经济”专业。南开大学2011年增设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为4年,也就意味着,到2015年,将有一批学习了“低破经济”的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有学生认为:南开大学增设“低碳经济"专业表明,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催生“低碳思维”是一种规律。
材料二: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1)运用哲学知识评价该生对材料一分析的合理性、严谨性与准确性。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请对我国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成产里布局。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钢铁行业要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
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
注:资本形成率亦称投资率,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该项指标的世
界平均水平为20%左右;最终消费率指的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为70%
左右。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结合材料一、二,就如何扩大内需谈谈你的认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战略决策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5月19日,西藏自治区主席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西藏各族人民都坚持和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1年6月15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致开幕辞:60年来,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古老而神奇的雪域高原上创造出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此次展览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西藏建设得更加美好,也有助于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是什么,并结合材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11分)
下面是餐桌上的一段对话:
妈妈:“这是从老家拿来的青菜,是纯绿色食品,大家多吃点。”
小张:“我不相信,现在还有没被污染的青菜!”
爷爷:“吃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爸爸:“哎!真希望大家都能出点力,帮助有关部门治理餐桌污染,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运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就公民在维护食品安全问题提3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