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
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1·min-1 |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
关于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浓度均为![]() ![]() ![]() |
B.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pH=2与pH=3的醋酸,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是后者的10倍 |
C.由![]() ![]() |
D.某温度下纯水中![]() |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B.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干燥或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 |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D.向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蒸干,得到纯净的FeCl3固体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B.苯、乙醇和溴苯可用水来区分 |
C.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C2H4和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稀稍酸中:![]() |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C.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碘化钠溶液后,再滴加硫化钠:![]() |
D.Ca(ClO)2溶液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