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4+、Cl-、CO32-、SO42-,现分别取100mL的两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g固体。
依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由②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由③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
(2)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他的理由是

【选做题】本题包括A、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改编】A.[物质结构与性质] 常见金属中钠、镁、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请写出基态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Cu(NH3)2]+是一种常见的配合物
①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Cu(NH3)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配位键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③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3)FeCl3的熔点低易升华,而 MgO的熔点高达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4)铜的化合物种类也很多,下图是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则晶体的化学式为

(1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CO2气体排放会产生温室效应,将通入CO2碳化了的水在如图1所示的电解池阴极区进行电解,可以直接产生甲烷,加入硫酸钠为了增加导电性。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电解时电解池采用阳离子交换膜,若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会对电解产生的影响为
(2)将甲烷和硫反应可以制备CS2,其流程如下:

①反应1产生两种含硫的物质,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反应当中,每有1molCS2生成时,需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③为了将含硫化合物充分回收,实验时需对反应1出来的气体分流,则进入反应2和反应3的气体气体关系为
(3)甲烷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烃和氢气,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甲烷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改编】[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共有7个能级,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其化学反应:2XCl+2CO+2H2O=X2Cl2·2CO·2H2O
(1)X+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N、O三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
(4)新制的X(OH) 2悬浊液可以检验醛基,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ó的键的数目为
(5)XCl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为

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硫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污染。
(1)一种以铜作催化剂脱硫有如下两个过程:
①在铜的作用下完成工业尾气中SO2的部分催化氧化,所发生反应为:
2SO2+2n Cu+(n+1)O2+(2-2 n) H2O=2n CuSO4+(2-2n) H2SO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催化脱硫的意义为
每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 SO2,被SO2还原的O2的质量为 g。
②利用下图所示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SO2,并完成Cu的再生。写出装置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主要含硫各物种(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①写出图中由2到3段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②NaHS溶液呈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强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