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甲 |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比例模型为:![]() |
乙 |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
丙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丁反应生成戊 |
丁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甲互为同系物,且比甲多一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2)乙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反应能生成戊,戊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戊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分子中不含支链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II.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是目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二硫醇烯与锌的配合物(C)的一种合成途径如下。
(1)锌原子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
a.金属钠的熔点比金属锂高
b.金属钠晶体属于面心立方堆积
c.CS2的沸点比CO2高
d.硫化钠晶胞(如图所示)中含4个S2-离子
(3)化合物B中CS32-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4)配合物C中Zn2+的配位数是(填数字),N原子杂化方式是。
(5)1mol化合物A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由辉铜矿制取铜的反应过程为:
2Cu2S(s)+3O2 (g)=2Cu2O(s)+2SO2(g)△H=-768.2kJ·mol-1,
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
①热化学方程式:Cu2S(s)+O2(g)=2Cu(s)+SO2(g) △H=kJ·mol-1。
②获得的粗铜需电解精炼,精炼时粗铜作极(选填:“阳”或“阴”)。
(2)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备4CuSO4+3H3PO2+6H2O=4CuH↓+4H2SO4+3H3PO4。
①该反应还原剂是(写化学式)。
②该反应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CuH的物质的量为。
(3)氯化铜溶液中铜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c(Cl-)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c(Cl-)=9mol·L-1时,溶液中主要的3种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含铜物种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铁酸锌(ZnFe2O4)是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催化剂,其实验室制备原理为:
Zn2++2Fe2++3C2O42-+6H2O ZnFe2(C2O4)3·6H2O↓……………(a)
ZnFe2(C2O4)3·6H2O ZnFe2O4+2CO2↑+4CO↑+6H2O ……………(b)
(1)上述制备原理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填:“a”或“b”)。
(2)制备ZnFe2(C2O4)3·6H2O时,可选用的药品有:
Ⅰ、(NH4)2Fe(SO4)2·6H2O,Ⅱ、ZnSO4·7H2O及Ⅲ、(NH4)2C2O4·7H2O。
①称量药品时,必须严格控制n(Fe2+)/n(Zn2+)=。
②选用的加料方式是(填字母)。
a.按一定计量比,Ⅰ、Ⅱ、Ⅲ同时加入反应器并加水搅拌,然后升温至75℃。
b.按一定计量比,Ⅰ、Ⅲ同时加入反应器加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Ⅱ,然后升温到75℃。
c.按一定计量比,将Ⅰ、Ⅱ混合并配成溶液甲,Ⅲ另配成配制溶液乙,甲、乙同时加热到75℃,然后将乙溶液缓慢加入甲溶液中,并持续搅拌。
(3)从溶液中分离出ZnFe2(C2O4)3·6H2O需过滤、洗涤。已洗涤完全的依据是。
(4)ZnFe2(C2O4)3·6H2O热分解需用酒精喷灯,还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和。
(5)某化学课外小组拟用废旧干电池锌皮(含杂质铁),结合下图信息利用实验可提供的试剂制取纯净的ZnSO4溶液。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如下:
(a)30%H2O2;(b)新制氯水;
(c)1.0 mol·L-1NaOH溶液;
(d)3mol·L-1稀硫酸;
(e)纯ZnO粉末;
(f)纯锌粉。
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将锌片完全溶于稍过量的3mol·L-1稀硫酸,加入(选填字母,下同);②加入;③加热到60℃左右并不断搅拌;
④过滤得ZnSO4溶液。其中步骤③加热的主要目的有。
过氧乙酸是一种弱酸性氧化剂,广泛用作漂白剂和高效杀菌消毒剂等。
Ⅰ、制备:冰醋酸与H2O2浓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加入适量浓硫酸,控制温度5℃~30℃,搅拌30min并静置4~6h。
反应原理为:H2O2+CH3COOH(过氧乙酸)+H2O
Ⅱ、含量测定:称取5.0000g过氧乙酸试样(液体),稀释至100mL备用。取上述稀释后过氧乙酸试样5.00mL,用0.01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到终点以除去其中的H2O2,随即加入10%KI溶液10mL,加入0.5%淀粉溶液3滴,摇匀,并用0.05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刚好褪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总体积为20.00mL。
(1)制备过氧乙酸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可能是。
(2)稀释样品时,除用到容量瓶及烧杯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过氧乙酸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通过计算确定原试样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G(异戊酸薄荷醇酯)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可由A(分子式为C7H8O,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和烯烃D(分子式C4H8)等为原料制取,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CH=CH2+CO+H2RCH2CH2CHO
②
(1)A的名称为。
(2)F中含氧官能团名称和。
(3)D的结构简式为。
(4)B→C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化合物是B的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9∶2∶2∶1,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6)正戊醛可用作香料、橡胶促进剂等,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制备CH3(CH2)3CHO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