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甲 |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比例模型为:![]() |
乙 |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
丙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丁反应生成戊 |
丁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甲互为同系物,且比甲多一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2)乙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反应能生成戊,戊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戊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分子中不含支链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II.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普、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 B.H2O2 | C.ClO2 | D.O3 |
(2)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利用氯碱工业的产物可以生产“84”消毒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如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水为________剂。
(2)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CuO+____NH4ClCu+____CuCl2+N2↑+____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2011·福建高考卷节选)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K+、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lO2—+HCO3—+H2O=Al(OH)3↓+CO32—]。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2)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和盐酸反应的离子与BC段和盐酸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某无色溶液X,由K+、NH4+、Ba2+、Al3+、Fe3+、CO32—、SO42—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甲是________。
(2)试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A、B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