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中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日本人

A.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B.想对中国地理学开展学术研究
C.积极帮助中国勘测地貌地形 D.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罗马法出现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摆脱宗教的束缚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