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某日太阳日出、正午、日落方位和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乙地位于丁地的
A.正南方 | B.正西方 |
C.东南方 | D.西北方 |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天四地的日出、日落方位不变 |
B.在甲地不会有企鹅活动 |
C.丙地全年降水稀少 |
D.丁地可能位于俄罗斯境内 |
2014年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口号为“土地是人类的未来,让土地免受气候危害”,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文中所说的梅关,位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 B.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
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 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
读下面“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高纬度 | B.该国位于东半球 |
C.该国位于北半球 | D.该国位于大洋西岸 |
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显著 |
B.东西跨度大,易形成典型的垂直地带分异现象 |
C.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D.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 |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
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开凿,1869年底开通。运河总长约190公里,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18.9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成为连通欧洲与亚洲最短距离的航线。埃及去年8月宣布新运河计划,预定一年竣工。这项计划造价80亿美元,包括新开挖一条37公里的河道和加深、拓宽35公里现有河道。按照工程设计,新开挖的河道深度为24米,宽度超过300米。读新老苏伊士运河分布图及运河航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埃及政府投巨资开挖新运河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
A.大幅提高通行船只的载重吨位 |
B.提高本国未来的运河收入 |
C.带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D.大幅提高运河的年通航能力 |
修建新运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大量的人口搬迁 |
B.土石方工程量巨大 |
C.交通运输不便 |
D.为了保护生态,大量的树林移栽 |
若图中照片为船只刚好经过运河上的30°N纬线时所拍,箭头表示船的前进方向,则此时是
A.北半球夏季上午,船只向南开行 |
B.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南开行 |
C.北半球冬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D.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