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韩非子·诡使》:“‘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道(引导)私者乱,道法者治。” 韩非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 B.实行严刑酷法 |
C.立法兼用法家和道家精神 | D.建立公有制 |
孔子强调“仁”和“礼”,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他们提出上述思想主张主要针对的相似社会问题是
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
B.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 |
C.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破坏 |
D.思想混乱,民不知所从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
C.强化对奴隶的统治 | D.实现权位财产的平稳过度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宗法制 | B.严格的等级关系 |
C.全面的神权政治 | D.政治与血缘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