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
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 | B.1.6小时 | C.8.0小时 | D.24小时 |
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属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 B.一定是抛物线运动 |
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在水平圆盘上分别放甲、乙、丙三个质量分别为3m、2m、m的物体,其轨道半径分别为r、2r、3r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最大静擦力皆为所受重力的k倍,当圆盘角速度由小缓慢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相对圆盘首先滑动 |
B.丙物体相对圆盘首先滑动 |
C.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 |
D.三个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一样大 |
如图所示,a为测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装置示意图。圆筒绕其中心匀速转动,侧面开有狭缝N,内侧贴有记录薄膜,M为正对狭缝的位置。从原子炉R中射出的银原子蒸汽穿过屏上的S缝后进入狭缝N,在圆筒转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并沉积在薄膜上。展开的薄膜如图b所示,NP、PQ间距相等。则( )
A.到达M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
B.到达Q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 |
C.位于PQ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NP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
D.位于PQ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小于位于NP区间的分子百分率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的竖直面做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保持静止,关于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运动到A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
B.滑块运动到B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滑块运动到C点时,N>(M+m)g,M与地面无摩擦力
D.滑块运动到D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左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在圆弧槽的边缘A点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图中未画出),今让小球对着圆弧槽的圆心O以初速度作平抛运动,从抛出到击中槽面所用时间为
(g为重力加速度)。则平抛的初速度可能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