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子有言:“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刑”通“形”)也,高下之相盈也,先后之相随也。”诚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先与后,都因“比”而存在,生活无处不存在比。比有时很必要,但有时是一种不自量力;比有时令人失落,有时使人奋进……
你对“比”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某海运公司招生,到上海海事大学学习一年后当海员,工资待遇不菲,某农村学生成绩不好,家庭经济状况很差,有心思要去,徘徊不定,于是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认为当海员很苦,还有危险,于是说理一句话:如果是我的孩子,肯定不让他去。结果这个学生放弃了,当年高考该生落榜,一年前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在县城打工,很辛苦,于是为自己当年的那句话很内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学校学生因病和老师请假回家治疗,治好后第一天上学私自上网吧玩游戏和他人争吵被打伤,班主任知道后认为该生有损学校声誉拒绝该生入班上课,家长因班主任拒绝该生入班上课找到学校,说班主任当天没有通知家长该生没到校上课才导致该生被打,要求学校给予班主任处分并包赔该生的治疗费用,一时弄得不可开交。
事情还在继续的争论之中,实际现在发生很多类似的“校闹”“医闹”事件,责任到底在谁,恐怕一时谁也难以说清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史料记载: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12月4日中午,成都一家火锅店老板闭门谢客,备上好酒好菜只为招待辖区180多名环卫工。“他们真的很辛苦,天寒地冻的时节,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温暖。”据店家此次活动的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很能理解环卫工人的不容易,同时,在火锅店刚开张时,曾印发了十多万的宣传单进行发放,有不少被丢在城市街道上,给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歉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