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主张人们要相互爱护,反对暴政。其核心思想是“仁”。这里的“仁”指尊重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孔子说:“仁者爱人”,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人与人要讲诚信。在联合国正门厅挂着他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始皇闻亡(逃亡),乃大怒曰:“……卢生等君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儒生们互相告密),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大兴儒学。
材料四:袁世凯篡权后,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于是“孔教会”、“尊孔会”组织纷纷出现。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怎样的主张?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待“六艺之科”的态度上有何本质不同?
(3)陈独秀反对孔教,拥护“德先生”、“赛先生”,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后来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事件有何作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
材料二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有一次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哪种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统治者是如何完善这种制度的?
(3)李世民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同一时期,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不断渗透,国内矛盾尖锐。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家年份
1938年
1949年
1955年
英国
100
113
134
美国
100
174
219
联邦德国
100
100
178


(1)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改革对两国的积极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A伟人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1分)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3)为克服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B伟人采取了怎样的对策?(1分)该对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你觉得二战后美国经济地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
(4)以上成功改革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有益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二“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1)请说出1919年以前中国侧重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代表性历史事件。(3分)
(2)五四运动成为历史,五四精神却历久弥新,“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1分)
(3)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其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1分)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1分)简述这一决策在农村展开的主要形式(2分)及目的(1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从我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到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中你得到的启示?(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 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1933 年,为对付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宣布: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主要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同时,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银行;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材料三: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 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 世纪)90 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 年中对美国GDP 的贡献率为30% 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请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 通过对上材料一、材料二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 相似) 的地方?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以来美国主导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
(4)材料三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有什么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哪些因素推动了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西方的路”具体指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2)1953—1957期间,中国在“走俄国人的路”上,制定了什么经济措施?该措施与“俄国人的路”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影响?
(3)1978年以来,中国在“走自己的路”上,有哪些做法?
(4)对于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你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