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       、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
(2)你是学习小组的组长,在检查小强实验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发现实验序号为_______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_______m;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l
0.4
2
1
0.4
2
0.2

李刚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在下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水在沸腾时要_____热,温度________(逐渐升高,保持不变,逐渐降低).
(3)右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李刚从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在煮食物的时候,可以先把水烧开然后将火________(调大,调小),这样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把食物煮熟,但能节约燃料.
(5)李刚在实验中发现,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想一种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 ___.
(6)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象。
(3)从图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
(4)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填上方、下方)移动
(5)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 ,其形成原理是:
(6)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

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_ ;②_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_ 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