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
主题二 :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
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 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主题三:20世纪初想中国的思想交锋
长素(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则应之日: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然则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 指出在“论革命”的问题上康有为与章炳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讨论?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主题四:当代的文化迁移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中记述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崛起,以锐不可挡的态势,改变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统定位,史学著作也失去神圣的光环,从资政济世的高阁,下移到平民百姓的书桌,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闲读物。”
(4) 分析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列宁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际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方法具体指什么政策?列宁为什么说“错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在晚年对此进行怎样的理论探索?
(4)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竞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甘地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1983年版)
材料四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3)材料三、四两则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中能够感受其怎样的优秀品质?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
(3)拿破仑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
(4)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请回答:
(1)示意图表明,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欣赏以下春联,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下面是建国以来农家盛行的两幅春联,读后完成下列表格。
春联 |
所处时期 |
判断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
||
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
(2)请你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春联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要求:①四字以内。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特征和风貌。③必须保证春联对仗工整。
上联:继往开来_______________赞春天故事
下联:翻天覆地_______________畅发展情怀
(3)以上春联内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