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③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 A.①③ | B.①②③ |
| C.①② | D.②③ |
2009年是陈独秀先生诞辰130周年,安庆市某中学为举办此次周年活动收集了下列一系列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
| A.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
| 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 |
| C.写出《孔乙己》等文章,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 D.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如果你是洋务派,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 A.闭关自守 | B.完全西化 |
| C.中体西用 | D.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B.《庶民的胜利》 |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再论问题与主义》 |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
|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
|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
|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主导地位 |
| B.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
| C.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
| D.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