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正常肤色(A)对白化病(a)为显性,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如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1)1、2、3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和2再生一个孩子,预测其为白化病无耳垂的几率为___________。
(3)7为白化病无耳垂的几率是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示为我国南方某学校附近河流及养猪场的位置,如果猪的粪尿直接排入河中,则在沿河的A、B、C和D四处地点收集了水样本,经分析后,其结果应为:

(1)以上_________地点的细菌种群最大;在B点和D点处,藻类的种群大小关系为B点______D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将生长在南方的两种水生植物水葫芦和细绿萍引入养猪场,用于处理猪的粪尿中含氮量很高的肥水。具体做法是,将高浓度的肥水引入水葫芦池中,净化后的肥水排入细绿萍池中,萍田中的水及丰富的浮游生物排入池塘养鱼、蚌、净化后的肥水排入稻田,稻田中的水排出可用于冲刷猪舍,这样就解决了肥水污染河流的问题,而且用水葫芦养猪,节约了粮食,降低了成本。该养猪场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污水生物净化循环利用”中,共进行了________级净化。
(5)结合以上材料和前不久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重大事件,请问若含有大量松花江污染水排入该河流,对该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1945年的8月,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分别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的爆炸,给日本军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同时也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核辐射持续时间很长,导致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大幅度提高。请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弹爆炸后数年后的某一家族,发现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上图为其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Ⅲ8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并计算他们婚配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后代的概率是_____。
(2)日本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该学校高中03、04、05级学生中可能是由于核辐射引起的丙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你认为他们在调查方案中应包括那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特尔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在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或分子是经过一系列代谢步骤合成 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种突变体(1-5),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但是该微生物在合成途径中,物质A、B、C、D、E都是必需的,只是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于是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G
突变体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1)上述A-G物质合成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物质是突变体3的生长因子。
(3)突变体2在_________两种物质之间合成被阻断,原因是_________。

下图表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d

(1)若图中的X表示淀粉酶,则e过程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才能合成X。若图中的X表示人体胃蛋白酶,则在人体消化道内参与d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种。

(2)如果某植物是C4植物,若用 14C标记CO2分子,则14C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依次出现在(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g过程是不可逆的,则发生在哺乳动物的_________器官中,_________激素可促进这一过程 。
(4)如果在人体内,通过h过程合成的氨基酸属于__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完成c过程的成分是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近几年来,各国屡次报道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生态平衡的事例。薇甘菊原产生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海南岛开始发现,内伶仃岛1996年开始受到薇甘菊的肆虐,一束束薇甘菊藤蔓交织成网,将其他植物覆盖绞杀致死,岛上25%的面积被其侵占,树林变为草地,猕猴等珍稀动物因缺乏食物而濒于灭绝。
(1)薇甘菊进入内伶仃岛内,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___________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__________。
(2)薇甘菊对内伶仃岛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样的防治办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