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大型水库蓄水 | B.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 |
C.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 | D.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 |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
B.一般来说,地震的烈度与震级大小成反比 |
C.所有地震均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 |
D.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关 |
图3为中国自然灾害分区图,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区—地震、沙尘暴 | B.乙地区—旱涝、病虫害 |
C.丙地区—海啸、风暴潮 | D.丙地区—冻害、暴风雪 |
旱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区域是
A.甲地区 | B.乙地区 |
C.丙地区 | D.丁地区 |
该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据此回答问题。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A.土壤盐渍化 | B.洪涝灾害 |
C.人口密度变化 | D.生物物种增加 |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疏浚河道
②退耕还湖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人为原因有
①普降暴雨
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
③上游植被破坏
④江堤失修或筑堤质量差
⑤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
⑥中游围湖造田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③④⑥ | D.④⑤⑥ |
衡量洪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城市用地规模
②自然资源破坏程度
③社会经济情况
④人员伤亡情况
⑤环境遭受破坏程度
⑥财产损失数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图2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题。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A.海水入侵 |
B.地下水位下降 |
C.径流量减少 |
D.水土流失严重 |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破坏植被 | B.沙尘暴盛行 |
C.实施南水北调 | D.过量开采地下水 |
与该问题相关联的灾害是
A.地震 | B.滑坡 | C.地面沉降 | D.泥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