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控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
①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B.物质的属类归纳:
①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②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④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C.实验方法归纳:
①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②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先要预热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D.物质俗称归纳:

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②纯碱是碳酸钠
③石灰水是氢氧化钙    ④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④ D.③②④①

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内壁有大量水滴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碾压氯化钠晶体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00g2%NaOH溶液的配制等操作正确的是

A.将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2.0gNaOH固体
B.用500mL量筒量取98.0mL水
C.将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D.10mL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水稀释得到1%NaOH溶液

T0C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