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 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
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膨胀

“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C.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 D.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