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涵了很多处世哲学,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的。这说明古代中国人
A.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 B.重天命轻为人的处世理念 |
C.农本儒本的社会意识 | D.重农业重儒学的处世道德 |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 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 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
20世纪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中,正确的排序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粙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④② |
C.④②①③ | D.③④①② |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