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普朗克打破该看法的成就是( )
A.万有引力定律发现 | B.量子理论的提出 |
C.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 D.牛顿力学的发现 |
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罗斯福“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安定了国民生活”的措施是以下哪一项( )
A.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 B.缩减农村耕地面积 |
C.推行企业信用评级 | D.大举建设公共工程 |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理由是()
A.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B.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
D.苏联工人的自由快乐;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
苏联流传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到苏联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 )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
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 |
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四月提纲》 |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实施新经济政策 |
D.推行斯大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