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
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80 |
75 |
70 |
66 |
62 |
58 |
5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右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向20g锌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7分)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
,为了分析某菱镁矿中镁元素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取10g菱镁矿,逐渐加入未知浓度的
溶液,生成的气体全部用
溶液吸收,
溶液增加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加入
溶液的质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溶液增加的质量/g |
2.2 |
4.4 |
4.4 |
4.4 |
说明:菱镁矿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发生反应。.
(1)10g菱镁矿与
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
(2)计算该菱镁矿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该实验研究中所用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4)为避免溶液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某同学对上述反应后溶液进行了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了l.71%的
溶液。请你画出加入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中作图,并标出曲线折点的坐标)
"氯碱工业"是我国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在20 时,取100 饱和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产生氯气( )的质量为7.1 .已知:20 时, 的溶解度为36 .
请分析并计算回答:
(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反应中
.
(2)通过计算,上述过程中同时产生H2的质量为
.
(3)计算电解后剩余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向50g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