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新制的氯水进行下列实验,将可能发生的现象以及对现象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填入下表。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滴入AgNO3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滴入红墨水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 mL CH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 50 mL Cl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针管用日光照射一段时间。

(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管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其中正确的是_____ 。
(2)甲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 。
(3)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___。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管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3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 ,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又观察到_____ 。

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
(5)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加热后可产生乙烯。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中,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再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中溴水褪色的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来验证,这种气体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水褪色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338.0
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___。
A.P2O5 B.无水Na2SO4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