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中,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A、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
3:4,A、B、C分别与D形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E的原子结构中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C分别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由A、C原子构成的分子和B、D原子构成的分子中都只含有极性共价单键
C.B、C、D三种元素可以形成酸、碱或者盐三种物质
D.E的单质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后,2c(R2-)+c(HR-)="c(Na+)" |
B.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mol/L的KOH溶液,则:c(CH3COOH)+c(H+)="c(OH-)" |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NH4Cl溶液中c(H+)相等 |
D.0.2mol/L NH4Cl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
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A.CuSO4 | B.MgSO4 | C.Al(NO3)3 | D.Na2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S042-)>c(Na+)>C(NH4+)>c(OH-)=c(H+)
B.常温下0.4mol/LHB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存在下面关系: c(HB)>c(Na+)>c(B-)>c(H+)>c(OH-)
C.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I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若混合液pH=7,则溶液中:2c(R2-)+c(HR-)=c(Na+)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 = Na2Mn5O10+2AgCl 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 AgCl |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D.AgCl是还原产物 |
美国IBM公司设计出了一款新型锂空气电池,其原理就是通过吸入空气与设备内的锂离子发生反应,进行能量的提供。因其独特的放电方式,也称呼吸式电池。负极采用金属锂条,负极的电解液采用含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中间设有用于隔开正极和负极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使用碱性水溶性凝胶,与由微细化碳和廉价氧化物催化剂形成的正极组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Li-e-=Li+,金属锂以锂离子(Li+)的形式溶于有机电解液,电子供应给导线。溶解的锂离子(Li+)穿过固体电解质移到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中。 |
B.正极反应:O2+2H2O+4e- =4OH-,在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中与锂离子(Li+)结合生成水溶性氢氧化锂(LiOH),并能实现锂元素的循环。 |
C.在负极的有机电解液和空气极的水性电解液之间,用只能通过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隔开,以防止两电解液发生混合,而且能促进电池发生反应。 |
D.锂-空气电池至今都未普及,原因是它存在致命缺陷,即固体反应生成物氧化锂(Li2O)在正极堆积,使电解液与空气的接触被阻断,从而导致放电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