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深度(m) |
3 |
5 |
9 |
12 |
15 |
20 |
压强(Pa) |
1.31×105 |
1.50×105 |
1.89×105 |
2.21×105 |
2.49×105 |
3.01×105 |
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g=10N/kg),如表二所示
表二
深度(m) |
3 |
5 |
9 |
12 |
15 |
20 |
压强(Pa) |
0.3×105 |
0.5×105 |
0.9×105 |
|
1.5×105 |
2.0×105 |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 ,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二中的空格处。
(2)小明父亲的测量值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差异: 原因: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蜡块(<
)的密度,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c、如图丙,将蜡块拉出水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在b操作中将蜡块和金属球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水的密度用
表示)
(3)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G动的关系: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忽略绳重和摩擦)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
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如图是连接的部分电路。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选填“左”或“右”)端。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小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请帮他在图a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小华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
(3)排出故障后,小华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b,请将数据记录表格补充完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1.00 |
1.80 |
|
电流I/A |
0.32 |
0.55 |
|
电阻R/Ω |
3.13 |
3.27 |
(4)由于实验误差,小华三次测出的电阻并不相等,那么该电阻的阻值应该是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