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小明在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时,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他用电压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A.变阻器断路 | B.变阻器短路 | C.开关断路 | D.开关短路 |
星期天某班同学骑自行车去郊游,小明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两名骑自行车的同学,结果发现质量较小的同学速度增加较快,质量较大的同学速度增加较慢.爱思考的小明猜想: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其他同学到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以下图表所示.
| 实验序号 |
小车及砝码的质量m(kg) |
开始的速度v0(m/s) |
1秒末的速度v1(m/s) |
2秒末的速度v2(m/s) |
每秒内速度的增加量Δv(m/s) |
| 1 |
0.5 |
0 |
1 |
2 |
1 |
| 2 |
1 |
0 |
0.5 |
1 |
( ) |
| 3 |
2 |
0 |
0.25 |
0.5 |
0.25 |
(1)完成此实验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表中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所缺的数据是: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他们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并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时,物体在每秒内速度的增加量Δv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是_____.
(4)从这个实验可以进一步得出,_____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____的大小决定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和额定电压为3.8V.
(1)小明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A/B)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
(4)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如下表:
| 实验序号 |
电流示数/A |
额定功率/W |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 1 |
0.71 |
2.698 |
P额==2.635 |
| 2 |
0.69 |
2.622 |
|
| 3 |
0.68 |
2.584 |
①她三次测得的功率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正确/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升温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 水 |
60 |
20 |
6 |
45 |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
A.u>2f B.u="2f" C.f<u<2f D.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前/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