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15年初中升学 统一考试】某兴趣小组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 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5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3 |
0.7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19 |
0.30 |
|
0.41 |
0.44 |
0.48 |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的量程,电压表应选择 的量程,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 (选择“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得如图乙所示的六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由于数据记录失误,第三次操作中电流没有记录,通过U﹣I图象估测该数据可能为 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通过此图象可发现小灯泡的阻值随着电压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将这个小灯泡与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这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小数点后保留三位)。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上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中要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小车从A到C的速度等于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 。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 。
为了探究声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理由是 。
②结合如图所示和上述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A”或“B”)。
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