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小希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实验次数 |
UAB/V |
UBC/V |
UAC/V |
1 |
0.8 |
2.2 |
3.0 |
2 |
1.0 |
2.0 |
3.0 |
3 |
1.2 |
1.8 |
3.0 |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 (用公式表示)。
(4)小希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 .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 cm,像的大小比物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小张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张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2 |
86 |
90 |
98 |
98 |
98 |
98 |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