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 ”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会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如果钢锯条发声的频率是40Hz,则它在1min的时间里振动了 次.
(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上方金属上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
(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依据 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时需要 热.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一 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白纸,则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的 (填“A”或“B”)这一侧面观察,一位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安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1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3)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4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将发光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 ℃;
(2)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是 ℃.这是因为当地的大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撤去酒精灯,小宇观察到水不再沸腾,这个现象说明水沸腾需要 ;
(4)小宇想加快实验的进度,他可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