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一条倡议,并说出其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倡议二: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

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某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以人为核心,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村镇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之地,受到市民普遍好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该市城镇化建设思路的正确性。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回应。该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这条大走廊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存在一个“经济凹陷带”,该区域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使整个经济带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学生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本地丰富的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意见后,深入进行论证考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以上材料所蕴含的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