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明矾和ClO2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反应原理相同。 |
| B.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应该用玻璃塞。 |
| C.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起核泄漏,产生的粉尘中含有较多的131I,这是一种质子数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种核素。 |
| D.冰岛和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火山灰在空气中几周都不能沉降,可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③④⑤⑥ |
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
|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 |
| C.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
|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
| B.漂白粉、氢氧化铁胶体、盐酸、水玻璃、水泥都是混合物 |
| C.pH相等的CH3COOH、HCl和H2SO4三种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反应恰好反应,消耗三种酸的体积:c(CH3COOH)<c(HCl)<c(H2SO4) |
| D.向0.1mol·L-1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水,氯化铵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酸性增强. |
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
| B.用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反应制取O2 |
|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
| D.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 检验方法 |
沉淀法 |
显色法 |
气体法 |
| 含义 |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4+-气体法 | B.Cl--沉淀法 | C.Fe3+-显色法 | D.K+-气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