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 )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报道,上海发现在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某同学想考证画像的真伪,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看,最关键的应该是
| A.确认画像的创作时间 | B.测量画像的尺寸大小 |
| C.确定画像人物的年龄 | D.观察画像色彩的浓淡 |
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不完全统计)在各省(今天的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
|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
| C.北方经济文化走向没落 |
|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发展 |
北宋苏询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A.井田制经营 | B.庄园式经营 | C.自耕农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
|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某中学生读了下面的漫画后得出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
| C.表明当时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 D.“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