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各题。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 | B.人口数量 | C.人口密度 | D.经济发展水平 |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分布图(日平均气温距平是指日平均气温与一年内日均温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甲、乙的数值大小及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12<甲<14,距海较近 | B.6<乙<8,盆地地形 |
C.14<甲<16,海拔较低 | D.8<乙<10, 光照较弱 |
若图中的等值线分布能反映我国某种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则下列关于该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度是南方大于北方 |
B.1月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
C.其形成与冷锋、反气旋有关 |
D.次年病虫害与该灾害等级呈正相关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
B.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
C.图中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
有关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含沙量比B处大 |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
C.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 D.此时处于枯水期、且无冰期 |
下图是某地甲、乙、丙三日太阳路径图(以高度角和方位角为坐标,表示某地点从日出至日落太阳运行轨迹的一种图示),若甲、乙分别为该地一年中白昼最短与最长的两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位于
A.热带 | B.北温带 | C.南温带 | D.寒带 |
图中丙线表示的日期最可能在
A.5月 | B.9月 | C.10月 | D.2月 |
读某地地质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地地形成因是
A.向斜成山 | B.向斜成谷 |
C.背斜成山 | D.背斜成谷 |
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
B.B处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C.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
D.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
下右图中ac为经线,cd、ab为纬线,ae、bd为等太阳高度线,其中ae太阳高度为0°,bd太阳高度为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若此时a点地方时为6点,d点地方时为12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d的纬度是40°N |
B.此日温州地区太阳东南升西北落 |
C.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220km |
D.此日之后,杭州的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