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给你下列材料用具,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是否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材料用具:土壤,纱布,烧杯,试管,酒精灯,淀粉糊,斐林试剂,蒸馏水,清水。
(一)补充实验步骤:
(1)制备含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
(2)取两只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放置7天。
(4)取A、B烧杯等量溶液,分别加入C、D试管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记录)现象
(二)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HC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一个该缺陷症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___性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
(2)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I世代中的_________。
(3)9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在9号形成配子时,白化病基因与该缺陷症基因之间遵循哪一遗传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右图是某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基因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a属于    基因,该植物的基因型为
(2)将该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的植株叫
(3)如果只考虑一对基因B和b,该植株与另一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那么另一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4)如果该植株自花受粉,后代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总数的      

某一动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据图回答:

(1)甲细胞的名称是,丙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2)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3)乙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个DNA分子。

(9分 每空1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大分子异物,该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3)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有[ ] _________、[ ] _________
(4)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
(5)原核细胞与A部分所示细胞相比,其结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B部分所示的细胞为叶肉细胞中,结构⑥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同一个细胞内的⑩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膜,写出⑩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反应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2)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

A.氨基酸a+氨基酸b→二肽+H2O
B.麦牙糖+H2O→葡萄糖
C.CO2+H2O→(CH2O)+O2
D.H2O2→H2O+O2

(3)上图所示过程能说明酶具有的特点,为了验证酶的这一特点,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三组实验。


A组
B组
所用酶制剂
所用试剂

5mL麦芽糖溶液
5mL葡萄糖溶液
麦芽糖酶
斐林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斐林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碘液

①斐淋试剂分A液和B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②甲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原因是
③预期乙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A组,B组
④辅导教师指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果,原因是都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不能说明两只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催化反应,因此无法作出判断。
若仍然用碘液作试剂,丙同学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改进?(所用实验材料和酶制剂在题目表格中选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