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网上搜索了一系列材料,对“国家收入的分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探究,该同学得出了三条结论:第一,我国的财政支出包括多种形式;第二,财政在我国发挥着巨大作用;第三,财政收入越多就越能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
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得出的结论分别作出评价。(12分)
材料一: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然而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当前提出“海洋强国”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海洋权事关经济,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无疑会受到重要关注;另一方面海洋权事关国家安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正千方百计地觊觎着本属别人的海洋,中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空前的挑衅。
材料二:针对有关国家侵害我南海、东海海洋权益的问题,我国展开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2012年4月以来,我国派出海监、渔政等政府公务船只、飞机对黄岩岛进行持续监管,并为我渔船、渔民提供管理和服务。自2012年9月我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后,海监、渔政船只、飞机连续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例行维权巡航,实现巡航常态化。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
材料: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主要问题,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主导产业发展,根本化解办法是靠市场机制,使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
近十年来,中央淘汰过剩产能的工作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2003年国务院列入过剩产能名单的有钢铁、电解铝、水泥三个行业,2006年增加到10个,2013年扩大到19个。因为这些项目投资大、产值高,能强力拉动地方GDP,带来税收和就业。市场好时,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推进本地企业产能扩张,市场差时,则会本能地阻碍本地企业退出或被兼并,甚至“别人下马我上马”。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越淘汰越过剩”是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出谋划策。
(2)有人说,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是要“管住政府”,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为什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是海尔集团公司,海尔的今天来之不易,它的发展壮大经过了三个阶段: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 |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21世纪 |
只做一个冰箱产品,夺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创出中国冰箱品牌 |
瞄准市场,从一个冰箱产品扩展到国内其他家电领域,创出中国第一品牌 |
从国内向国际延伸,通过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品牌,创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 |
通过引进国外公司的资金、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与有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发,全部消耗了所引进的技术,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产品 |
结合海尔集团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变化,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沾化冬枣被誉为“中国第一果”。前几年,冬枣价格每公斤高达50元左右,当地农民纷纷扩大生产,着实赚了一把。近年来,由于冬枣在全国各地的扩种,2012年虽然冬枣大丰收,枣农却大赔本,每公斤才买到3元左右,导致大量冬枣烂在地边。然而今年在北京、济南等大型超市优质、无公害冬枣的价格却高达每公斤30元左右,相差整整10 倍。究其原因,一是枣农长期使用剧毒农药导致冬枣质量下降;二是远途运输,挤压腐烂,成本过高;三是单纯以原枣出售,没有深加工;四是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包装和宣传不到位,其他地方的冬枣大量冒充沾化冬枣;五是本地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激烈。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你认为该如何改变沾化冬枣现状,让枣农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