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图为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状况。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①—④所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    )

A.青海、广东、河南、四川 B.青海、广东、四川、河南
C.河南、广东、青海、四川 D.广东、四川、河南、青海

上表和图中数据表明,四个省区相比较      (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最高,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 30°41N104°01E )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左图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A.

D5→D6连线方向

B.

D6和D9之间

C.

D5→D9连线方向

D.

D8和D9之间

2)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A.

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B.

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

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

D.

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A.

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

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

C.

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

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

2)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A.

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

冰川消融加快

C.

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

湖泊效应增强

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2)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A.

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

B.

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

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

D.

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A.

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

B.

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

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

D.

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2)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

②入海的径流更少

③海水的盐度更低

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A.

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

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

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2)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A.

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

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

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

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