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下列三组与果蝇有关的杂交实验(注:亲本均为纯种):
(1)果蝇的体色遗传:
①正交:P:灰体♀×黑体♂→F1:灰体(♀、
♂)→F2:
灰体(
♀、
♂)、
黑体
(
♀、
♂)
②反交:P:灰体♂×黑体♀→F1:灰体(♀、
♂)→F2:
灰体(
♀、
♂)、
黑体(
♀、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控制果蝇体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正交F1雄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控制体色的所有基因中共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若只让反交的F2中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产生的F3中纯种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F3中黑体基因的频率为 。
(2)果蝇刚毛形状的遗传:
①正交:P:直毛♀×分叉毛♂→F1:直毛(♀、
♂)→F2:
直毛(
♀、
♂)、
分叉毛(♂)
②反交:P:直毛♂×分叉毛♀→F1:直毛(♀)、
分叉毛(♂)→F2:
直毛(
♀、
♂)、
分叉毛(
♀、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果蝇控制刚毛形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写出其反交中F1雌雄果蝇基因型及交配得到F2表现型(相关基因用D、d表示)。
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3)果蝇对高浓度CO2耐受性的遗传:
①正交:P:敏感型♀×耐受型♂→F1:敏感型(♀、
♂)→F2:敏感型(
♀、
♂)
②反交:P:敏感型♂×耐受型♀→F1:耐受型(♀、
♂)→F2:耐受型(
♀、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果蝇对高浓度CO2耐受性的遗传方式为 ,是因为其遗传特点为 。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将人的抗病毒干扰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
材料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可以从动物体内获得大量的安全优质的血清蛋白。其操作过程主要是将人类血清蛋白基因与病毒DNA构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转移到奶牛的受精卵中,最后从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雌牛的乳汁中分离人们所需要的血清蛋白。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
A.基因工程 | B.细胞工程 | C.微生物工程 | D.酶工程 |
(2)人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植物体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
(4)烟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基因技术中所需要的人类血清蛋白基因首先需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和分离出来,然后进行________。这是转基因技术的________过程。
(6)人类血清蛋白基因一般采用________方法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的。
(7)人的血清蛋白基因能在奶牛体内表达成功,说明人体与奶牛细胞共用一套相同的________,这个事实也是________在分子生物学上的一个证据。
氮、磷等尤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足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状态 |
藻类种群组成 |
|||||
铜绿微囊藻 |
鱼腥藻 |
斜生栅藻 |
汉氏菱形藻 |
薄甲藻 |
小定鞭金藻 |
|
重度富营养 中度富营养 轻度富营养 贫营养 |
50% 5% 0 0 |
25% 40% 25% 0.5% |
14% 42% 605 10% |
10% 12% 14% 11.5% |
0.5% 0.5% 0.5% 10% |
0.5% 0.5% 0.5% 68% |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22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类物质。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酶合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先天性代谢差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据图20分析,这是因为控制酶(填序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缘故。对病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位点不只一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损害大脑,而苯丙氨酸又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以患者必需采取(高/低/无)苯丙氨酸饮食。
(2)通过对苯丙酮尿症家族的,绘出图2l。对图谱中(个体)的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Ⅵ~2理论上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但她在妊娠时,其血液中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对基因型是的胎儿均造成大脑发育的损伤。通过对该家族发病率及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可知,会导致该病发病牢大火提高。
(每空2分,共12分)酵母菌菌种A能耐高温,但产酒精率较低,而菌种B不耐高温,产酒精率却较高。为获得耐高温、产酒精率高的酵母菌(目的菌种),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1图2
(1)步骤①需要加入蜗牛酶,其作用是。步骤②需加入试剂诱导融合。
(2)利用A、B两菌种对某一药物抗药性的差异,对融合子进行筛选。实验中,应将含有融合子的培养液利用法接种到含有相关药物的培养基上。下表为A、B两菌种在几种药物的作用下,生长状况的实验结果。由于A种不能独立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据表可以判断,加入(药物),可筛选出融合子。(注:“+”表示可以良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多菌灵 |
三唑酮 |
霜霉狂杀 |
放线菌酮 |
|
菌种A |
+ |
+ |
- |
- |
菌种B |
+ |
- |
+ |
- |
(3)将配制好的麦芽汁分装到若干个如上图2所示的装置中,每个装置中的麦芽汁含量相等,再分别接种筛选出的融合子,密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并记录每个装置中,可初步判断融合子的发酵能力;进一步做条件下产酒精能力的测定,以获得所需的目的菌种。
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相关因素,某生物小组作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每隔三天,将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并不断检测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右图所示:
图中曲线a表示_______________激素,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合成激素的量与其体积成_____________关系。
【实验二】每隔三天,向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体内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同时检测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重复多次。结果发现两种激素含量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当乙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刺激___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__________垂体和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含量下降。
【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饲养两只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给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不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进行测定。
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不科学的做法: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