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  )

A.开发时间长短不同 B.自然条件差异 C.人口分布不平衡 D.生产发展不平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回答问题。
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 )

A.植被破坏 B.轻微地震 C.连续降雨 D.岩层破碎

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
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
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
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中国 ②美国  ③俄罗斯④拉丁美洲
B.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C.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美国④俄罗斯
D.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